
【前言:全球供应链大重构下的生死突围战】
2025年,美国全面实施钢铝关税政策,犹如一把锋利的利剑,突破了原有的国际贸易秩序——全球范围内加征25%的关税、无豁免的原产地追溯政策以及碳关税狙击,三重重压步步紧逼。东南亚产业链成为资源国的猎物,北美废钢价格暴涨,欧盟碳核算的“算法杀”暗中进行……当关税战从单纯的贸易手段升级为规则战和标准战,中国钢铝企业面临着“海外生产链断裂”和“合规成本暴增”的双重困境。
但这并非注定是一场无法获胜的战斗。
青山控股凭借东南亚股权置换突破出口封锁,宝武在墨西哥以废钢协议对赌北美市场,河钢通过挪威海底碳封存逆袭欧盟关税——生存法则已转变:从“赚取生产利润”转向“掌控规则、绑定地缘、灵活应对技术挑战”。本文将通过实际案例解读如何应对这一困境,直击2025钢铝战役的前线。
一、国际生产链重构:东南亚与北美并行突围
1. 东南亚产业链的现实困境与破局?
现状追踪:
成功案例:青山控股在印尼的合资模式(与印尼国有矿业公司Antam持股51%),满足本地化要求,继续出口镍铁至越南产业园,绕过美国关税。
新难题:
印尼2024年实施“加工品出口附加税”,对镍铁出口征收15%的附加税,迫使中资企业将冶炼环节完全转移至印尼境内,初期投资增加30%。
解困妙招:
本地股权置换:通过与当地主权基金(如泰国PTT集团)合作,获取政策豁免。例如,马来西亚关丹产业园通过引入当地养老基金持股20%,成功规避出口限制。
2. 美国严查钢材“出生地”政策生效
现状追踪:
美国海关从2024年开始实施“钢铝原产地熔炼追溯”(SMR),要求进口商提供冶炼地证明,打击“半成品转口”。例如,首钢秘鲁钢厂的钢坯出口量下降60%。
应对升级:
全链条北美化:通过在美国邻国墨西哥新建电弧炉钢厂(如宝武蒙特雷钢厂),使用北美废钢作为原料,以满足SMR要求,尽管成本比中国废钢高25%。
二、技术创新:花钱升级改造到底值不值
1. 航空铝材的技术“卡脖子”加剧
目前困境:
美国禁售核心设备,导致产能大幅下降。美国商务部将7xxx系铝合金列为“军民两用清单”,禁止向中资控股企业出口轧制设备,南山铝业的产能利用率降至70%。
迂回路径:
反向并购:通过收购欧洲设备商(如意大利Danieli)获取技术,但面临欧盟的反垄断审查,周期长达3-5年。
替代方案:
通过与土耳其厂商合作,仿制德国轧机,精度达到85%,成本仅为原厂的30%。
2. 智能工厂为何越改越费钱?
具体例子:
数据管制导致成本反而上升。河钢泰国数字钢厂因东盟数据本地化法案,增设本地服务器,导致AI模型训练效率降低40%,吨钢成本反升5%。
优化方案:
改用轻便版本的本地AI系统,与华为合作开发本地化炼钢系统,避免数据出境,降低算力需求60%。

三、抢占新市场:馅饼还是陷阱?
1. 东南亚市场正在变天
规则突变:
日企主导绿色认证排斥中企,日本制铁与东盟钢厂联合推出“低碳钢认证”,要求全生命周期碳排放低于1.5吨CO₂/吨钢。中资企业因依赖煤电被排除在供应链之外。
破局手段:
通过光伏水电生产获得溢价资格:在印尼建设“光伏+水电”钢厂,凭借绿色电力证书获得日韩订单的溢价。
2. 非洲基建单子没那么好接
硬性门槛:
非洲开发银行要求项目60%的钢材必须来自本土,迫使中国宏桥几内亚电解铝厂降价30%以争夺订单。
新玩法:
通过钢材换取采矿权:与刚果(金)政府签订钴矿-铁路置换协议,用低价钢铝换取矿业特许权。
四、环保突围:绕开政策与成本的夹击
1. 欧盟碳税狙击怎么破
关税针对:
欧盟将中国海外钢厂默认碳排放强度设定为2.2吨CO₂/吨钢,河钢塞尔维亚钢厂需额外支付50欧元/吨碳关税,侵蚀15%利润。
破解妙招:
将废气埋进挪威海底油田,与挪威Equinor合作,将捕获的CO₂封存至北海废弃油田,获得欧盟的“跨境碳储存认证”,抵免40%税费。
2. 氢能炼钢的不是好方法
成本问题:
绿氢炼钢过于昂贵,沙特Neom氢基DRI项目因绿氢成本过高(4.5美元/公斤),吨钢成本较传统高炉工艺高出180美元,仅适用于高端定制客户。
折中方案:
采用蓝氢过渡:在阿联酋使用廉价天然气和碳捕集生产蓝氢,吨钢成本增加90美元,但能够满足欧盟“过渡期低碳钢”标准。
五、风险对冲:金融工具与政策对抗
1. 期货市场波动加剧
遭遇滑铁卢:
铝价受“印尼镍出口税争端”影响,单日波动超20%,中铝2025Q1的套保亏损达到18亿元。
稳赚策略:
通过买入波动率期权(VIX挂钩)对冲极端行情,但成本占利润的3-5%。
2. 跨国贸易官司打不赢咋办
WTO规则漏洞:
美国以国家安全为借口,引用GATT第21条“国家安全例外条款”,导致WTO裁决无法执行,中资企业面临法律诉讼困境。
替代方案:
通过区域贸易反制征税,利用RCEP第12章“贸易救济”条款对美农产品加征对等关税,迫使地方政府游说联邦政府让步。
六、跨境易合规观点
以上策略有效性分析表,提供了针对不同市场与技术挑战的应对方法。随着全球钢铝市场的不断变化,企业需结合自身实际情况,灵活调整应对策略。
END

发布者:跨境易合规,转载请注明出处:www.odi12315.com